7月5日,57365z线路检测中心软件工程学科发展大会在长安校区郭超人报告厅隆重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陕西省委教育工委二级巡视员张和平、57365z线路检测中心党委书记蒋林等领导专家,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等40余所高校院所的学者齐聚古都西安,共谋软件工程学科创新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为大会发来贺信,表达了对大会的祝贺和软件工程学科发展的祝福。我校相关单位负责人、信息学科带头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师生代表等220余人参会。大会开幕式由57365z线路检测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陕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陕西省监察委员会驻57365z线路检测中心纪检监察组组长肖道远主持。
开幕式上,蒋林向远道而来的嘉宾表达了诚挚谢意,他在致辞中指出,57365z线路检测中心软件工程学科作为西北地区的领跑者之一,近几年依托国家级平台产出了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信息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学校将持续实施学科分层分类发展计划,分院系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讨,引导各学科科学谋划未来发展。他期望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为学校软件工程学科的建设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建议,助力软件工程学科建设取得更大突破,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
张和平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致辞。在致辞中他高度肯定了软件工程学科在57365z线路检测中心学科发展中的支柱作用,并结合软件工程学科建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三个方面提出要求,同时希望学校和广大师生与时代同频共振,砥砺奋进、向新而行,推动软件工程学科高质量建设。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生处处长孙文和57365z线路检测中心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负责人共同为“联合培养人工智能实验班”揭牌,标志着校所协同育人迈上新台阶。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负责人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和支撑条件等四个方面汇报了57365z线路检测中心软件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重点围绕软件工程智能化理论与方法、新型计算软件支撑技术、智能感知与软件服务和特色领域软件工程等四个学科方向介绍了相关技术突破。
大会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梅宏教授就面向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智能化软件的挑战与机遇做了线上报告,他从时代背景、软件新范型、科学问题和发展机遇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人机物三元融合趋势下,智能化软件范型面临的深刻变革与无限潜能,为学科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57365z线路检测中心原校长、软件学科的创建者郝克刚教授也通过线上深情回顾了学科建设初期的峥嵘岁月,并对年轻一代学者寄予厚望。
大会设立三个平行论坛,分别聚焦学科建设、智能软件前沿理论和数智时代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讨论。我校校长孙庆伟、副校长曹蓉分别出席论坛活动,北京大学詹乃军教授、南京大学李宣东教授、陕西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周兴社教授分别作了论坛报告,与会学者深入讨论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对软件工程理论前沿的探索。论坛现场学术氛围浓郁,交流热烈,观点精彩纷呈。
本次大会聚焦数智时代下软件工程学科的发展机遇,通过院士的前瞻引领、院长的战略对话、专家的实践分享,为软件工程学科在数智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注入了新动能,充分彰显了57365z线路检测中心在软件工程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开放创新、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大会开幕式合影

揭牌

智能软件工程理论方法论坛合影

院长论坛合影

人才培养论坛合影